古代的“简”与“牍”

古代的“简”与“牍”

古代的“简”与“牍”

作者:中医药博物馆 发布日期:2009-06-16

中国人的祖先早在商代即开始使用“简牍”作为文字的载体。

“简”和“牍” 是两种承载文字的工具,“简”大多为竹材制造,称竹简;亦有用木材制做者,称木简。一般每支简宽不足1厘米,厚约2毫米,长约20—25厘米。古人把若干“简”用两道(或三道)绳子依次连缀成片即成“简册”,可以展开阅读,也可以卷起来存放,这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形式。“简册”的单位是“编(篇)”、“册(策)”。商代甲骨文中有“册”字,象征着一排简片被二道书绳编连成册,足以证明当时的简书已经被广泛使用了。

“牍”是用来书写的木板,多截为一尺长,故亦称“尺牍”。牍一般单独使用,不像简那样编连成册,所以只能书写相对简短的文字。牍的单位是“方”。

居延汉简(永光二年予候长郑赦宁册) 木牍

相关发现

洪都是现在的哪里?探讨‘洪都’的地理位置
365bet娱乐场体育在线

洪都是现在的哪里?探讨‘洪都’的地理位置

🌼 09-01 🌻 3258
借呗利息高还是花呗利息高?提供四点比较
完美体育365wm

借呗利息高还是花呗利息高?提供四点比较

🌼 07-08 🌻 5841
买A股能赚钱吗?有多少人能实现年化收益率超过15%?
刘佳妮名字的含义
完美体育365wm

刘佳妮名字的含义

🌼 10-04 🌻 16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