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念版片名“姜子牙”的变化。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作为电影市场最重要的一个拐点,今年国庆档竞争之激烈,用“神仙打架”来形容毫不为过,《夺冠》《我和我的家乡》《姜子牙》等数部大片接连上映。其中,《姜子牙》作为继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之后“彩条屋中国神话系列”的第二部作品,吸引了不少影迷前去观看。
从“大年初一,一战封神”到“十月一日,太公归来”,《姜子牙》因疫情撤档后,历经250天终于与广大观众见面了。据猫眼电影数据,截至10月1日0时0分,电影《姜子牙》预售票房突破1亿,首映当天票房突破3亿,不到四天,票房就突破10亿大关。截至10月29日,《姜子牙》累计票房15.48亿,猫眼口碑8.3分。在这些精致细腻、魔幻宏大的画面背后,长治的动漫人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。
精益求精 倾尽全力
据了解,电影《姜子牙》由100%国产团队历时四年打造,影片制作细节十分考究,力求呈现敦煌壁画的美术风格,用30多天调整背景,分600多图层。从场景设计中可以看出,无论是萧瑟凌冽的北海,还是恢弘清冷的静虚宫,抑或是神秘妖冶的幽都山,各种场景都为我们带来了精美的视效体验。为了创新解读传统神话,全片超1800个镜头,特效镜头近70%,只为呈现恢宏壮观的封神世界。而这些特效镜头中有20多个出自长治视效公司山西几何二进制之手。
这20多个镜头中包括影片刚开始“姜子牙”三个字的变化和消散,尽管在影片中仅呈现了几秒钟,但这几秒钟的制作难度非常高。整个过程要展现出熔岩变成玉石,然后结冰,继而被风吹散的效果,其中材质、颜色的搭配,字里行间铭文的闪烁灵动,特效动态的模拟等都需要精心设计。10月17日,《姜子牙》官微特意发博称:片名三字,刻画出姜子牙一人的表和里。除了片头的“高光”,影片里高潮部分也有二进制团队的付出。在姜子牙变身去救小九的片段里,姜子牙挥舞着打神鞭并吸收周围的冤魂,然后一飞冲天。这一整场戏几乎都是出自他们之手。
长治特效 频频获赞
几何二进制特效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,名字来源于数字世界里的基本规则和逻辑二进制数制,同时也是二十世纪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。团队成立之初便定位为原创动画工作室,专注于高端视效、流体及动力学效果、原创内容及IP的开发。成立的一年时间内,工作室完善了导演、剧本内容等体系,搭建了严谨高效的制作流程并吸纳及培养了行业精英。
目前,团队由30人组成,其中10位都是长治人。据介绍,由二进制负责制作的《姜子牙》镜头有五分之一是在长治完成的,制作过程中,因为片方非常认可长治公司的制作和创作能力,期间不断要求增加镜头制作以及工作量。
一年前,“封神动画”的开局之作——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,郭斌团队就参与制作了其中10余个镜头,其中一个镜头还出现在预告片中。更早一些,团队的核心主创人员还参与了国内外多部大片的特效制作,如《美国队长3》《流浪地球》《忍者神龟》《捉妖记2》等20余部视效大片,并得到了片方、市场以及观众的一致好评。
期待未来 拥抱变化
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受疫情影响,郭斌团队从线下转为线上远程操控流程,依旧高效运作所有项目。除了《姜子牙》以外,还有《盗墓笔记》、《王者荣耀》CG短片、《鬼吹灯》等优质影片的特效制作。
对于自己的团队,郭斌信心满满,毕竟是参与过好莱坞大片的特效团队,在国内也受到像《哪吒》《姜子牙》等导演的高度认可。就技术能力和流程来说,二进制与国外顶级视效公司的差距越来越小,并且已经有国外公司主动联系合作。
谈起对未来的打算,二进制团队负责人表示,未来这两年他会把团队做得更加精细,并且尝试制作一些自己的作品。作为长治本土的电影特效团队,将制作一些家乡的作品,让它们发扬光大,为行业以及家乡作出更多的贡献。
让我们一起期待二进制团队
未来能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!
来源 /上党晚报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